以制度偉力激揚奮進力量
——2022年地方人大工作亮點回眸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 王萍 見習記者 江珊
?
信息來源: 中國人大網
發布時間: 2023-02-26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這一年,地方人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充分發揮人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地方新實踐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吨袊舜蟆诽赝瞥龅胤饺舜蠊ぷ髁咙c回眸與展望,與大家共同感受新時代的中國民主法治脈動,共同迎接新征程的地方人大工作嶄新篇章。

2023年1月19日,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江蘇省醫療保障條例》。攝影/曹偉

堅定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地方人大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圍繞地方黨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的部署安排依法履職盡責,以政治建設統領各方面工作,確保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履職上取得新成效。

  “堅持黨的領導,首要的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人大工作,指導人大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辟F州省人大常委會專門完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把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等作為黨組會議、主任會議第一項議程,把落實省委部署安排作為重要議程,形成制度化安排;堅持把人大工作放在省委整體布局中來思考,放在全省發展大局中來推動,在制定年度工作要點、立法和監督計劃時,反復研究對接省委部署安排,確保工作思路、重點和舉措與全省大局同向同步。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圍繞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完善新版北京城市總規貫徹實施所需的法規、跟蹤監督“一張藍圖干到底”。圍繞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舉辦,作出決定授權政府規定臨時性措施,完善志愿服務促進條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等法規,專題詢問全民健身工作,為成功舉辦作出積極貢獻。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宣布交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貫徹國家戰略要求,依法全力推動落實。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臨港新片區“五個重要”的發展定位,制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為臨港新片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提供基礎性制度保障。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著眼于更好融入大局、服務大局,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安排的重點任務,在全國率先編制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經省委常委會審定后印發實施。規劃確定與全省“十四五”發展相契合的人大工作目標任務,構建與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引領人大在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更好發揮助力助推作用。

  緊扣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有關管理體制的決定、批準設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民檢察院的決定,圍繞大灣區建設中如何發揮人大職能作用、提升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開展專題調研,檢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實施情況,強化重大國家戰略法治服務保障。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成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殷殷囑托,堅持以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分別制定自治區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條例,修改《內蒙古自治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批準《烏蘭察布市岱海黃旗海保護條例》,依法保障全區上下合力守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

2月2日,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就慈善法修訂草案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攝影/陸嫣娜

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地方人大注重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載體作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民主權利,拓展民主參與渠道,完善工作機制平臺,推動人民當家作主更加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人大工作各環節各方面,不斷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實踐。

  從2021年上半年開始,全國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陸續展開,至2022年6月底全面完成。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公民,全國選民投下神圣一票,參加此次基層民主選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選舉產生2629447名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比上屆增加151459名,增長6.11%。在此輪縣鄉人大換屆選舉中,全國10億多選民直接選舉產生260多萬名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選民積極參與投票,用一人一票的方式直接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創新開發并推廣使用全省統一的縣鄉人大換屆選舉數字化應用場景,全省在線登記選民4291.7萬人,戶籍人口登記率98.4%,有效解決選民登記“錯登、漏登、重登”問題,切實提高了換屆選舉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為保障流動人口的選舉權利,各地采取多種措施為流動人口參選創造條件,方便外出務工人員和流入人員參加選舉。甘肅省選民通過信函、傳真、微信等可記載、可存查的方式委托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方便外出務工人員參加選舉。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旌鐦蚪值阑鶎恿⒎撓迭c時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牢記首提地的光榮使命,以強烈的責任感推進學習宣傳和探索實踐,并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家站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鮮活載體作用。常委會將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寫入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街道工作委員會條例,并將全市基層立法聯系點從10個增加到25個,覆蓋全市16個區,從參與立法向監督執法、促進守法、宣傳普法深化,積極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鮮活載體、最響亮品牌。

  “真沒想到,我的建議能被采納入法?!眮碜蚤L沙市望城區的龍先生通過望城區基層立法聯系點提交關于各級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應起到主導作用并加強財政支持的建議,最終被《湖南省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采納。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被稱為立法“直通車”的基層立法聯系點,是人民群眾有序參與立法工作的重要載體。如今,基層立法聯系點在全國各地有了更多“班次線路”,在擴點提質中把更多基層聲音傳遞上來。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穿于法治生動實踐,在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城市更新條例、節水條例等多部法規制定修改和檢查法規實施情況工作中,秉承“涉及千家萬戶的議題都請千家萬戶參與、聽千家萬戶意見”的理念,大規模組織全市三級人大代表深入基層廣開言路、問計于民,形成“萬名代表下基層”的工作機制并成為品牌。經過幾年探索完善,從立法到監督,“萬名代表下基層”已成為北京市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張“金名片”。

  “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是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和為人民服務的主陣地,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抓手。在廣袤的天府大地上,1.4萬余個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深深扎根、蓬勃生長,成為四川省四級人大、五級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民意窗”、“連心橋”,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見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四川實踐。

  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努力夯實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職平臺,規范化建設代表活動陣地,豐富代表活動內容和形式,總結“五個結合”工作方法,助推代表工作提質增效,率先在全省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打通了代表聽民意、解民憂“最后一公里”。

2月8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正式發布。圖為位于廣東省珠海市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圖/視覺中國

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和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立法工作中“全過程”匯聚民意,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提高立法質效,以高質量立法助發展惠民生,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關鍵作用,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現場聆聽報告,一個突出感受是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質量高、分量重,不少立法具有先行性?!鄙綎|省人大代表、山東睿揚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德勇說。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著力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法規制度供給更加精準及時。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突發事件應急保障條例、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等法規成為國內相關領域的“首件”,為實現“走在前、開新局”貢獻法治力量。

  各地人大堅持問題導向,急需先立,各重點領域立法取得突出進展。在依法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天津制定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陜西制定地方金融條例,海南制定全國首個公平競爭條例、首個反消費欺詐法規,與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相配套,共同構筑起加快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健康發展的法律制度規范體系;在環保立法方面,吉林、黑龍江制定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依法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在弘德立法方面,重慶、上海、廣西、江西、陜西等地制定出臺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有關條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

  西藏、寧夏、新疆等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修改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自治區平安建設條例、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等法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立法修法工作;在新興領域立法方面,貴州、遼寧、黑龍江、陜西等地制定大數據產業發展相關條例,北京、浙江、廣東等地制定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有效促進大數據、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

  如何打造聯系人民群眾和立法機關的民意“直通車”?湖南充分發揮9個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的作用,對60余件國家法律、地方性法規草案提出1000余條意見建議;浙江建成覆蓋全省域的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體系,運用數字化手段將立法征求意見范圍擴展至全省112家代表聯絡站。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立法工作始終,民主立法更具生機活力。

  各地人大還結合地方實際,聚焦社會關切,積極探索“小切口”、“小快靈”的立法實踐,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讓立法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比如,山西出臺《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培育引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江蘇制定推進“小切口”、“小快靈”立法的指導意見,院前醫療急救條例等一批“小快靈”法規相繼頒布實施;河南出臺氣象信息服務條例,以“小切口”立法推動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

  廣東從粵菜發展的“小切口”著眼,形成促進粵菜發展的統一制度規范,以法治之力擦亮“粵菜師傅”金字招牌;福建出臺的禁止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攜帶手機進入課堂的規定,短短5條切中要害,受到社會各界普遍好評。

  既謀一域,也謀全局,各地人大攜手推進區域協同立法,助力地方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立法協同工作機制,遼寧本溪、丹東和吉林通化、白山協同立法保護渾江流域水環境,山東指導設區的市協同立法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湖北指導武漢、黃石等地立法促進武漢城市圈公共交通一體化,云南、貴州、四川三省通過“決定+條例”的創新模式開啟共同立法保護赤水河流域的新局面。

  福州、南平、三明、寧德、泉州、龍巖、莆田七市協同立法掀開保護閩江新篇章,川渝兩地人大加強協同立法,推動協同立法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川陜甘三省積極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協同立法。協同立法在跨區域河流、大氣等生態環境保護,疫情聯防聯控,交通一體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民之福祉,法之所系。聚民智、立良法、促發展、保善治。一部部已推出和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修改中的地方性法規,有力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11月24日下午,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省政府關于2021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開展專題詢問。攝影/安天鵬

監督助力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健全人大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督制度,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尊嚴、權威。

  監督權是憲法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職權。地方人大深入把握人大監督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群眾所思所盼所愿,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更好發揮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綜合運用法定監督方式,探索創新機制方法,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把憲法法律賦予人大的監督權用好,切實增強監督工作實效,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地方人大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強化監督協同,綜合運用聽取審議專項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專題調研等手段,聚焦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等重點議題打好“組合拳”,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監督工作,形成疊加集成效應。

  江河萬里闊,風勁千帆懸。荊楚大地從不缺乏對未來的憧憬,對科技創新的追求。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省政府關于科技創新工作情況的報告,召開列席代表座談會,并以聯組會議形式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專題詢問,有力助推科技強省建設。

  貴州省在全省上下聯動開展《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執法檢查。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就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詢問,還聽取審議省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統籌運用法定監督方式,促進“一府一委兩院”履行法定職能。每項工作的落實落地,都清晰地勾勒出依法監督、服務大局的人大工作嶄新圖景。

  守護好群眾“錢袋子”是人大主要職責之一,財經監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內容。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預決算“三審”制度體系,形成對預算編制、調整、執行到決算的全過程閉環監督鏈條,引導財政資金合理流向,以實效為導向,向人民交出明白賬。

  如何創新人大財經監督的“工序”、“手段”,使監督真正“長出牙齒”?嘉興市人大常委會聚焦數字變革,迭代打造“三循環”財經聯網監督系統,推動人大財經監督創新發展。

  秀水泱泱,紅船啟航。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基層聯系點,嘉興市南湖區人大常委會在財經監督工作中積極傾聽基層聲音。南湖基層聯系點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專題匯報直達資金的落實情況,幫助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原汁原味”聽到基層對財稅政策的看法和建議,更好監督財政資金使用情況。

  地方人大加強監察司法監督,通過一系列舉措支持監察體制改革,維護社會安定穩定。比如,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審議省監委關于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報告。湖北省市縣三級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同級監委專項工作報告實現全覆蓋。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先后作出掃黑除惡、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充分發揮人民法庭作用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加強檢察公益訴訟等4個決定,被最高法、最高檢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感覺到人大監督的問題導向,監督對接群眾訴求,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北本┦袞|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松元介紹,該區探索“人大閉環監督工作法”,民生議題均“從人民中來”、過程“請人民發聲”、結果“由人民監督”。

  近年來,地方人大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實效。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通過視察調研、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履職評議、跟蹤督辦等方式,打出人大監督“組合拳”,助推石嘴山走出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子;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通過組建法治、教育、農業等專業代表小組,讓“專業代表”進行“專業監督”,破解“泛泛而談”問題;遼寧省撫順市人大常委會在營商環境監督工作中不回避矛盾,直面難點堵點,提出一條條“干貨”建議,為政府部門提供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備案審查是憲法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地方人大加強備案審查工作,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大力推動各市縣開展備案審查工作,逐步實現備案審查報告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顯性化。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制定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條例,推動本省各級“一府一委兩院”規范性文件全面納入備案審查范圍。福建、四川等多省建成省市縣三級人大備案審查信息平臺。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在皖全國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供圖)

代表工作更加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系點。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群眾的“代言人”。地方人大用高質量代表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健全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機制、建設線上線下代表履職平臺、開展代表主題活動、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完善代表建議督辦機制等創新舉措,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為地方高質量發展和民主政治建設積極貢獻代表力量。

  近年來,召開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會,建立健全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機制,聆聽來自基層一線的呼聲愿望,成為地方人大代表工作的一項重要創新。

  “做到真聯系、取得真效果?!钡胤饺舜笳匍_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會,不僅認真聽取代表對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而且認真研究、積極采納,或轉送有關單位辦理、抓好督辦落實,切實做到座談交流取得實效。

  “線上+線下”的“家站”平臺成為閉會期間代表聯系群眾開展履職活動的主陣地。天津市北辰區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全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的指導意見》、《人大代表聯絡站基本規范》等7項制度,確保代表聯絡站建設有章可依、有規可循。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按照“建在基層、覆蓋社區、方便聯系”的原則,推動代表“家站”向農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基層一線延伸,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代表,代表“家站”的“民意窗”、“連心橋”作用更加凸顯。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各級代表“家站”5900多個,實現全省鄉鎮、街道全覆蓋。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著力打造“網上代表之家”,把代表聯系群眾、接待選民、收集意見建議的方式拓展到網上,推動社情民意通過“指尖”傳達,人大代表在“云端”履職。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依托互聯網,開辟代表履職新路徑。福州市縣兩級人大全面啟用“福建省三級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供在福州市的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共享使用。浙江、河南、重慶、云南等地紛紛建立網上代表聯絡站,實現線上線下齊發力,為民服務“真解難”。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多重壓力等疊加的重大考驗,地方人大積極組織代表主題活動。2022年,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各級人大代表中開展以“關注民生提建議,五級代表在行動”為主題的“聚民意,惠民生”行動,發動在皖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省、市、縣(市、區)、鄉(鎮)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積極提出意見建議,推動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五級人大代表累計提出54.1萬余件建議,已辦結33.3萬余件,滿意率達95%以上,推動解決一批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這一工作也成為安徽省人大代表的履職品牌。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部署開展全省各級人大代表聚焦“六個江西”建設、爭當“四個表率”主題活動。其中,贛州市人大常委會把助力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作,向全市2.3萬名各級人大代表發出倡議,爭當優化營商環境的先行者、監督者、助推者。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對各設區市的主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掛圖督辦、調度推進,并建立人大代表意見建議處理答復機制,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轉交相關部門辦理。

  民生實事項目,關乎百姓福祉。2022年4月,深圳首次在市人代會上通過市人大代表差額票決產生十件民生實事,標志著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在廣東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117個縣、983個鄉鎮已全面鋪開。江蘇無錫、江西宜春、河南鶴壁、湖北宜昌、陜西安康……人大代表票決重要的民生實事項目在各地蔚然成風。

  創新完善代表建議督辦機制、推動代表建議辦理是地方人大工作的一大亮點。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會創新開展代表建議質量和辦理實效“雙評價”工作,出臺《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質量和辦理實效雙評價及重點代表建議辦理回頭看辦法》。每年定期對上年度重點代表建議答復承諾事項辦理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加強回訪監督、跟蹤問效,促進金熊貓旅游卡、120“微急救”平臺等一大批便民惠民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青海省堅持制度先立先行,出臺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履職管理“兩個辦法”,制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高代表建議提出和辦理質量的意見、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評價辦法等,為發揮代表作用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2月7日,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部分在鄂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立法法修正草案暨會前培訓。攝影/劉浪

  記者手記

推動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p>

  地方人大工作創新舉措不斷,交出亮點紛呈的履職答卷,留下堅實有力的履職印跡。地方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得益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得益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著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得益于堅持依法履行職責,更好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建設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得益于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得益于牢牢把握“四個機關”定位要求,全面加強新時代人大工作和建設。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

  新征程砥礪初心,新使命催人奮進。新時代新征程上,地方人大下一步的工作亮點還有很多: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深化“萬名代表下基層”機制,建好用好代表網上履職平臺;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將強化高質量發展法規制度供給,制定南沙深化粵港澳合作條例、科技創新條例、技能人才培養促進條例等;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將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改革開放、打造文旅強省等,科學編制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計劃,更好以良法保障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將開展千名代表調研視察千項工程行動,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

  春天已來,全國人代會即將召開。春潮澎湃,激蕩新時代萬千氣象。地方人大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積極履職、擔當盡責,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

編輯:

附件下載:
主辦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ICP備案號:蒙ICP備11003130號-1
本網站發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費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網站名義收取費用的情況請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紀檢部門舉報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

高清无码爆乳系列